体育热点

疼痛是伤病的信号,暂停是为了满血归来!

  • 2025-08-25 11:48:10

《网球冠军心智》公众号

不止关注球星成长故事更深度聚焦冠军心智背后的训练哲学与科学方法

大脑,是思维的兵工厂,是情绪的集散地,是记忆的仓储库。

大脑,负责我们怎么想,怎么哭,怎么忍,怎么撑……

但“心智”从来不只是大脑独自干的事,它不是孤零零在颅腔里说了算。就像肠道被誉为人的“第二大脑”一样,心智藏在血液里,骨头缝里,肌纤维与筋膜间,藏在膝盖“咯噔”一响的那一下,也藏在夜里醒来,忽然想退赛的那口气里……

脑科学告诉我们,大脑里那些调节情绪的区域,比如杏仁核、前额叶皮层,和感受疼痛、承受压力的区域,是联通的,是一张“网”。当青少年球员的肘部受伤了,其实整个情绪系统也会跟着瘫了。

对青少年球员来说,伤病就是那个出发负面情绪和烦恼念头流的“扳机点”。一次拉伤,可能是身体喊疼;一次康复,可能是整颗心都不愿配合你再赢一次球。伤病是情绪的开关,是压力的出口,是藏也藏不住的那道心灵裂缝。

疼痛久了,注意力就会走神。脑子明明在比赛,心却像一盘散沙,身体在球场,而精神早已游走了。(回顾《注意力不集中,温网幸存女星是如何做到的?》)

疼痛是情绪系统里最脆弱的一环,一压就碎。它像一根老是拔不掉的刺,扎在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让情绪像玻璃那样裂开。当压力像火山熔浆一样灌进那道裂缝,它就碎了,整个人就没有导航仪一样,再也找不到方向和焦点,此时在赛场上,只是盼着时间快速向前划过。

伤病煎熬时,退一步不是输。按下暂停,也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暂停是对自己最清醒的保护,是一次向内走的旅程,是终于承认——自己不是铁打的,没必要再扛下去。

三次闯入大满贯决赛的贾巴尔,在经历两年反复伤病之后,终于狠下心来,在社交媒体发了一条暂时告别的动态:

“我一直逼自己,忍着伤,咬牙上场,去克服所有困难。但说实话,已经有段时间,我在球场上根本找不到快乐了。网球是阳光的,但我觉得,是时候该退后一步,深呼吸,疗愈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简单和乐趣……最终,我选择把自己放在首位。”(回顾《兹维列夫:这辈子第一次,我真的需要运动心理治疗》)

这一抉择不是“脆”,是“清醒”,是在伤病康复中发现自己,赢回了自己。

在身心疗愈中,有三个关键词特别重要:接纳,暂停,自我同理。这不是鸡汤,是神经系统恢复的起点。要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暂时不想赢球,只想静静的呼吸下不一样的新鲜空气。

疼痛是伤病的信号,暂停是为了满血归来!

康复,任何时候归来,都不晚。

C7娱乐平台

七座大满贯,前世界第一,45岁的大威,在伤病离开赛场一年半后,再度复出。面对记者 “为什么还回来”的问题,她笑着说:

“为什么不呢?我是真的爱这项运动。以前我没意识到,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赢。看着年轻的女孩们在球场上闪光、成长、赢球,甚至影响下一代,我突然发现这件事太有意义了。就像一块蛋糕上,糖霜、樱桃和坚果全都有,一切刚刚好,美得不可思议。”

大威的韧性,不是一味地扛,而是受过伤、想清楚、带着热爱和新的意义,再次归来。

退,是一种觉醒;回,是一次重生。青少年球员最强大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不是每次都能赢,而是每次被打倒之后,还能再选择一次:是走?还是继续爱?是逃?还是回来打下一分?

冠军心智里最难学的一件事,是用“非胜即败”以外的语言,去讲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人不是机器,不必时刻满电;人不是战士,不必永远披甲。

有时,最强的那一刻,是终于愿意对自己说一句真心话:

“我累了,先停一下也没关系。”

(图片引自官网与球员社交账号)

  • 游泳世锦赛 - 游泳——女子50米蝶泳决赛赛况

    2025-08-23 15:56:22
    阅读
  • 美媒曝光东契奇饮食方案:只吃无麸质低糖食物,每天250克蛋白质

    2025-08-26 11:35:29
    阅读